供稿部门:教育学院 作者:许雪梅 审核人:何万国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1日 09:31 阅读量:
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固确立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教育学院以课堂教学质量提升为核心,以“课堂教学综合治理”为抓手,扎实推进课堂教学质量提升专项行动。学院通过系统规划与多措并举,着力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教学工作也取得一系列阶段性成效。
一、夯实教学根基,构建常态化研讨机制
教育学院持续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各教研室已连续两学期常态化开展每周分组“磨课研课”活动。磨课研课活动以各教研室为单位划分不同课程小组,每组5-8人,通过集体备课、模拟授课、分组研讨等多环节打磨,全面提升教师课程设计与实施能力。在此基础之上,学院定期组织优质课展示活动,遴选各教研室在磨课研课中涌现出的优秀课程进行全院全员公开展示,实现经验共享、互学互鉴,营造了重视教学、崇尚创新的良好氛围。教学督导全程参与、精准指导,更为青年教师提供了“一对一”的专业帮扶。此次全员参与的“教学大练兵”,有力推动了教学经验的共享与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
图为磨课研课优质课活动过程图片
二、拓宽培养路径,提升教师综合素养
学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多维度拓展教师发展路径。一是强化“双师型”教师培养,每学期选派青年教师轮流赴合川区名优小学及幼儿园一线岗位进行跟岗锻炼,强化实践教学能力。二是完善院本培训体系,与西南大学联合组织青年教师素养提升培训,聚焦教学改革与科研能力;与此同时,学院暑期邀请重庆文理学院马新强教授及院内资深教授举行“人工智能赋能教师发展”等系列讲座,助力教师更新理念、拓宽视野。三是支持教师个性化成长,鼓励教师申请外出参加高水平学术与教学培训,持续夯实教师专业底蕴。
图为许雪梅教学副院长召开暑期院本培训
图为专职教师外出培训
图为青年教师入园跟岗锻炼
图为青年教师参加素养提升培训
三、强化教学规范,优化教学材料质量
学院将教学材料规范建设作为提升教学质量的基础保障,系统推进教学材料标准化工作。组织完成线上线下两轮课程教学大纲修订,确保教学内容与培养目标紧密对接、与时俱进。同时,开展教案精准化打磨专项工作,突出教学目标明确性、内容设计合理性、方法选择有效性及评价方式科学性,为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图为教研室进行教案精准打磨
图为第二轮线下教学大纲修订讨论
图为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研讨会
图为期末归档材料交叉核查
四、搭建竞赛平台,激发教学创新活力
为切实检验课堂教学改革成效,夯实教师教学基本功,学院成功举办教学示范课展示及教案与课件评选活动。经初步遴选,共计6名教师入围教学示范课复赛阶段。在复赛展示过程中,参赛教师充分展现其扎实的专业素养与精湛的教学技艺。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与丰富生动的教学手段,有效提升了课堂的吸引力与教学效果,彰显出我院教师在教学设计方面的深入思考与实践创新。此项院内教学评比活动的扎实开展,为教师在更高级别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校级教学竞赛中,我院王萌、闫滔老师荣获一等奖;温芸西、钟婉晴老师获二等奖;杨凯、仲丹宁老师获三等奖。在校级教案与课件制作评比中,张霞老师获二等奖;钟婉晴、李倩、杨凯老师获三等奖。上述成绩的取得,是我院长期以来高度重视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集中体现。今后,学院将继续强化教学平台建设,充分展现我院教师扎实的教学功底与持续创新的教学风貌。
图为教师教学比赛现场
五、创新实践教学,强化学生实践能力
教育学院始终坚持“岗课训赛证展”六位一体的实训教学模式和“全员参与规范化”的实训室运行机制,持续健全管理制度。努力实现学生知识、关键能力与综合素质全面提升,达到“能唱会跳,能画会教”的基本职业素养。目前,学院共建成并投入使用17间专业实训室,与名优幼儿园、小学共建实践教学基地43个,为学生实训课程及校内外专业实践提供了保障。
构建三级学科(技能)竞赛体系,加大组织学生参加校院、省市、国家三级技能竞赛活动的力度,学院打造音乐、舞蹈、美术、语言、教学技能五个常态竞赛项目,每个学生至少参与1-2个竞赛项目。近三年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接连取得优异成绩,尤其是在川渝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中,我院学生连续三年入围决赛,并获得“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两项。
图为学院院训与荣誉墙
图为学院实训教学模式与运行机制
图为学生毕业实习
图为学生入园见习
六、深化课程思政,落实立德树人使命
学院将课程思政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每学期都组织开展课程思政优秀案例征集、评选与汇编工作。通过案例推广与经验交流,引导教师深入挖掘各类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与育人功能,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
目前,学院已对优秀案例进行系统整理并汇编成册,供全院教师互相学习借鉴,持续提升课程育人实效。通过系统化、多维度的教学改革与赋能行动,教育学院在课堂教学、师资建设、实践教学与课程思政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未来,学院将继续深化教学综合治理,完善教师发展机制,优化人才培养体系,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教育学院的智慧与力量。
图为课程思政教师课堂